北京整合空中救援力量 推动无人机飞艇救援
2016-04-19
“十三五”期间,北京市将积极整合空中救援力量,推动无人机、飞艇等新技术应用,完善警用、消防救援、卫生急救、红十字急救等空中救援指挥调度和综合保障机制,扩展突发事件应对范围
各区每年至少新建1处应急避难场所,700个社区应急志愿服务站将覆盖全市,灾害预警手机APP几秒内推送预警信息……近日,本市正式发布《北京市“十三五”时期应急体系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和《北京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2016年修订)》(以下简称《预案》)。未来五年,本市应急体系各环节的精细化管理和服务水平将明显提升,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推动无人机飞艇
参与紧急救援
2014年10月,市红十字会在全国率先引入空中紧急救援保险机制,利用航空医疗救援直升机开展航空救援业务。
据市应急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十三五”期间,本市将积极整合空中救援力量,推动无人机、飞艇等新技术应用,完善警用、消防救援、卫生急救、红十字急救等空中救援指挥调度和综合保障机制,扩展突发事件应对范围。“目前我们直升机的最大航程是800公里,可以覆盖全市,如果到周边省市进行救援,空军相关部门会为我们提供空管航线、气象、加油等飞行保障。”市公安局警航总队相关负责人说,“目前我们的响应要求是接到紧急救援任务后30分钟即可起飞。”本市还将加大通用航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科学设立起降点,大力建设政府航空队基地和临时起降点。利用部队和民航空中救援资源,研究建立空地应急指挥调度机制。
同时,《预案》中要求,公安、消防、卫生计生和红十字等部门和单位,积极加强空中救援力量,建立健全空中救援指挥调度和综合保障机制,提高空中应急救援能力。据介绍,目前航空救援分为四个等级,一是紧急情况,遇重大突发、交通事故将紧急启动;二是转运,即医院之间的转移重症病人;三是演练,配合各地各方进行应急演练;四是特殊任务,如器官移植等。
各区对突发事件
可提级预警
2013年5月,由市应急办、市经信委和市气象局联合研发的“北京服务您—应急信息快速发布系统”正式运行。如暴雨、暴雪、交通事故等突发灾害和预警,市委、市政府的重要提示信息,天气预报、交通出行等内容,都可以通过该手机客户端第一时间发布。
据介绍,目前本市约有3000万手机用户,以前向公众发布信息都是采用常态手机发短信功能。受到系统运行速度的限制,要全部发一遍信息,需10个多小时。而现在安装了“北京服务您”APP的手机用户,几秒之内,就能收到相关预警信息。
另据介绍,2014年底,怀柔区率先建立了区级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分中心,统筹协调全区的预警信息发布工作。“十三五”期间,其他区将因地制宜,设立本区域的预警信息发布分中心,实现市区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全覆盖。市级是协调统筹全市部署,区级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细化。例如突降暴雨,全市预警可能是橙色预警信号,而区级可以根据情况提升等级,更有针对性地应对。
记者还了解到,“十三五”期间,市地震局会同天津市、河北省地震局,整合京津冀区域监测资源,建设京津冀地震速报预警中心,建成以测震和强震台站为骨干、地震烈度仪为补充的京津冀区域地震观测网络系统,显著提升全区域地震监测能力和定位精度,实现地震预警、地震超快测报和仪器烈度速报。此外,本市将建设水、电、气、热、轨道交通、通信等城市重要基础设施和关键资源的应急保护系统,与“北京服务您”客户端进行对接,实现震情和地震预警信息快速发布。
各区每年至少
新建1处应急避难场所
《规划》提出,将建设北京城市综合应急指挥中心,为京津冀协同应急、巨灾应对、重大活动保障、城市运行监测等工作提供指挥场所和硬件支撑。
《规划》中明确提出,推动市、区应急避难场所专项规划编制纳入城市建设规划体系,进一步完善全市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认定、管理、监督检查和保障工作机制。完善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标准,健全相关管理制度,及时对符合标准的应急避难场所进行认定,并每2年组织一次核定;制定配套的疏散安置预案,积极开展应急演练。
“十三五”期间,16区至少要新建1个Ⅰ类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每年至少建设或认定1至2处符合相关标准的应急避难场所。在西城区、通州区、大兴区试点的基础上,重点推进城六区人员疏散掩蔽标志设置,建立相关标识标牌,实现紧急状态下人员快速疏散掩蔽。
“十三五”期间,全市将试点建设700个社区应急志愿服务站;每个社区(行政村)至少配备1至2名灾害信息员,全市灾害信息员数量达到15000人。
《规划》要求,经过5年建设,全市注册应急志愿者规模达到本市常住人口规模的2%;每个社区(行政村)每年至少开展4次以上的居民综合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培训,开展1次火灾或地震等方面的应急避险疏散演练;各级学校每年组织开展2次以上的应急演练,确保每名学生每年接受公共安全与应急知识教育的日常教学和实践活动时间累计不少于8个学时。
扩建新建2至3个
备用电厂电源
在应对巨灾方面,《规划》明确提出了提升应对巨灾的能源保障能力等5项任务。健全热、电、气联合调度指挥机制,实现极端严寒天气、天然气资源短缺等情况下的全市热、电、气的应急联合调度。
此外,还将提升电力系统抗灾与恢复能力,扩建、新建2至3个具备大面积停电后能够自恢复供电功能的电厂电源,优化多条“黑启动”路径,提升大面积停电下快速启动能力;加快推进陕京四线和本市天然气外环管网建设工作,增强天然气供应保障能力;推进本市周边液化天然气应急储备设施基地建设。优化完善应急备用热源建设方案,研究保留部分燃煤机组,提升应急供热保障能力。
《预案》还新增城市生命线类企业对重要城市运行信息的收集报送职责,要求供水、排水、电力、燃气、热力、地铁运营等城市生命线类企业应第一时间收集并向市应急办和市相关部门报送突发事件、城市运行信息,以及涉及安全稳定的和其他敏感信息。
热点推荐
瑞金医院与中国商飞签署C909医疗机合作框架协议
瑞金医院与中国商飞签署C909医疗机合作框架协议[详情]
中豫航空与赛峰集团开展直升机发动机维修业务合作
中豫航空与赛峰集团开展直升机发动机维修业务合作[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