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民航春运准备工作已就绪 多措施促进行业恢复发展
2022-01-14
在1月12日民航局召开的中国民航全年工作专题新闻发布会上,民航局相关司局负责人分别就春运工作安排、航空物流发展、创新“干支通、全网联”服务模式等问题回答记者问。
航空圈讯 中国民航局消息,在1月12日民航局召开的中国民航全年工作专题新闻发布会上,民航局相关司局负责人分别就春运工作安排、航空物流发展、创新“干支通、全网联”服务模式等问题回答记者问。
民航局运输司副司长徐青介绍,今年春运工作将从1月17日开始至2月25日结束,共计40天。据初步预测,民航将在春节假期前后和元宵节后迎来旅客出行高峰,特别是节后很可能出现学生流、务工流等客流叠加的情况。为满足客运需求,民航局积极引导航空公司转投国内航线,放宽春运期间国内航线加班考核要求,鼓励航空公司灵活调配运力。截至1月10日,在春运期间已安排国内定期客运航班计划58.67万班的基础上,民航局及各地区管理局已批复春运期间国内航线加班20297班。1月7日,民航局已下发通知,特别提出各航空公司要密切跟踪国内部分地区偶发疫情情况,配合防控要求做好客票退改服务工作,各机场要加强与地方春运机构对接配合,做好抵离旅客交通顺畅衔接,同时做好航班不正常情况下的旅客服务工作,确保广大旅客走得了、走得好。针对春运期间旅客集中出行、疫情传播风险提升的情况,民航各部门将坚决贯彻“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人物同防”总策略、“动态清零”总方针,及时调整工作措施和应对策略,确保各项措施不折不扣落实到位。
2020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对民航行业影响的深度和持续性超出预期。对此,民航局发展计划司副司长张清表示,为应对疫情冲击,在国务院领导同志关心下,在相关部委的支持下,民航局已积极出台多轮助企纾困政策为企业纾困解难。两年来为行业降成本近200亿元,稳定了行业发展的基本盘。2022年,民航将继续统筹疫情防控和行业恢复发展,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从“稳”字出发,围绕市场主体发力,稳主体、稳市场、稳预期。主要是切实落实好已出台的各项支持政策,全力保障企业平稳运行,同时继续加大纾困力度,统筹行业内外资源,争取国家对民航业阶段性和制度性相结合的扶持纾困政策,继续用好现行中小机场、支线航空、通用航空等补贴政策。另外,民航局也鼓励民航企业苦练内功,改善经营管理,降本增益,根据市场变化,调整市场策略,深耕细分市场,形成各自差异化竞争优势。总体来看,当前民航运行遇到的困难是客观的、特殊的,也是阶段性的,民航全行业有信心渡过难关、迎来复苏。
全球疫情形势同样对国际航空货运产生了巨大影响。对此,徐青介绍,2021年,民航局统筹做好促进航空物流发展和疫情防控工作,继续实施货运航班审批“绿色通道”,持续优化货邮飞行航班时刻配置,持续完善国际航空物流枢纽布局,航空货运能力不断提升。截至2021年底,全行业共保障国际货运航班20万班,同比增长22%,其中客改货航班6.9万班;累计完成货邮运输量732万吨,同比增长8.2%,已恢复至2019年的97.2%。全行业累计保障防控物资航班12万余班,运输防控物资47万余吨;保障新冠疫苗航班2000余班,保障疫苗货物近1.6万吨,确保了重要物资航空运输安全、高效、顺畅。2022年,民航局将结合落实“十四五”航空物流发展专项规划,坚持“补短板、强弱项”,进一步提升航空物流保障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通过打造优质高效的服务体系,建设先进完备的保障体系,构建精准协同的治理体系“三个体系”。值得一提的是,民航局将对航空物流综合保障能力提升首批23项专项试点逐步开展调研,总结经验并形成相关标准指南,总结推广郑州机场航空电子货运试点经验,并加快推进《公共航空货物运输管理规定》《公共航空危险品运输管理规定》以及相关配套文件的整合、修订。
最后,徐青还就创新“干支通,全网联”服务模式进行了介绍。她说,民航局通过完善法规标准、开展试点示范、建设服务平台、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保障能力,全面推广实施中转便利化与通程航班服务,有效满足中小城市及偏远地区航空出行需求。这一服务模式将对新时期民航发展具有强有力的促进作用,有利于发挥枢纽机场的辐射效应,通过完善通程航班“一次支付、一次值机、一次安检、行李直挂、全程无忧”五项基础服务标准,以旅客需求为导向,推行中转服务便利化,提升旅客满意度和获得感;引导航空市场主体间深度合作,挖掘中转市场潜能,助力行业恢复发展;解决目前通航短途运输航线在干支机场的中转服务断点,带动通用航空发展。为落实2022年民航工作会议精神,民航局印发了《民航局创新“干支通,全网联”服务模式实施意见》,并将开展先行试点,形成一系列可复制、可推广的试点经验,供行业参考和借鉴。争取到“十四五”末,基本建成广泛通达、中转顺畅的国内“干支通,全网联”高质量航空运输服务体系。为此,民航局积极推进中转信息化平台开发及应用,开发了“国内通程航班服务管理平台”和“中转旅客服务平台”两个公益性开放平台。目前,“国内通程航班服务管理平台”已具备通程航班备案、运行保障及运行监控功能,于2021年12月31日在9家航空公司和53家机场开展试点工作;“中转旅客服务平台”已有15家机场及集团正式使用,14家机场正在试用中。
上一篇:三亚机场2021年旅客吞吐量恢复程度位居国内千万级机场首位
下一篇:中国民航局副局长董志毅会见西藏自治区副主席王勇
热点推荐
新海航“飞飞乐”现金抽奖活动持续在海南举行
新海航“飞飞乐”现金抽奖活动持续在海南举行[详情]
多彩贵州航空与中国商飞签署30架C909飞机订单
多彩贵州航空与中国商飞签署30架C909飞机订单[详情]